【FGM國產羊肉】夏季三伏天服用「伏羊」好時機!

【FGM國產羊肉】內行才知道!夏天就是要吃羊肉~

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 
夏季三伏天服用「伏羊」好時機!

「三伏天」是一整年中最炎熱、陽氣最旺的期間。往往有熱浪或持續高溫的現象,「三伏天」是古人依農民曆24節氣中,從「夏至」後的第三個庚日算起爲初伏,相隔10日為第四個庚日起爲中伏,「立秋」後的第一個庚日爲末伏,也稱終伏,初伏到末伏這一個月的期間,稱爲「三伏天」(今年為108.07.12至108.08.20)。

羊肉在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可益精氣、療虛勞、養心肺、補肺腎氣等功效,如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「羊肉,補中益氣,主治虛勞寒冷、丈夫五勞七傷」,金元四大家李東垣也提到:「人參補氣,羊肉補形,凡味同羊肉者,皆補血虛,陽生則陰長也。」中醫經方《金匱要略》第135條更有提到「寒疝,腹中痛,及脇痛裡集者,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。」當歸生薑羊肉湯在中醫臨床也常用來治療婦女貧血、月經延後、痛經、月經過多、經後虛弱,疝氣等體質偏寒性的婦女疾病。總括來說,羊肉具有味甘不膩、性溫不燥,能暖中補虛、開胃健脾、益腎壯陽、利肺助氣、豁痰止喘、滋補陰血、養肝明目等好處,對於身體偏虛勞、寒冷體質的人有明顯補益的功效。甚至羊的內臟也常用來當中藥方的藥引子發揮藥效,如羊肝有明目作用,羊腎可補腎氣、益精髓,古時候還以羊角磨粉用來治療癲癇、發燒等症狀。

中醫傳統預防醫學早就有“夏養三伏、冬補三九”類似中醫疫苗的理論,以“五行相生相剋”及「時間醫學」相輔!認爲肺屬「金」,夏季屬「火」,天干地支的「庚」也屬金,金怕火燒熔(火剋金),所以到庚日,金必伏藏。中醫生理學認為「心(火)主血脈,肺(金)主皮毛」,也就是現代人工作忙碌熬夜,常心肺功能不佳、容易虛勞可以利用夏季三伏天的時間作一些預防保養的工作。利用夏至後上昇的旺盛陽氣來補充人體陽氣的不足,人體陽氣足了各個臟腑功能自然增強,體內陰寒之病邪自然可消散。所以在夏季「三伏天」期間,可以常服用羊肉(稱之為『伏羊』)、喝羊肉湯燉品來養生,如同冬至進補的相同意義。

現今中國江蘇省徐州市、上海市等地更有『伏羊節』的民間傳統節日,就是每年的初伏開始到末伏,持續一月的時間。在這個節日中,人們會到各個酒店、餐館等地聚會一起吃羊肉、喝羊湯等習俗。徐州吃伏羊的傳統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即有。到2008年,徐州『伏羊節』更獲評為「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」,故在「三伏天」期間時服用「伏羊」是自古即有,由來以久的文化!

除了服用「伏羊」的羊肉料理,夏季「三伏天」期間也可到中醫院所作『三伏貼』,它是藉由在人體背部穴位上敷貼溫熱藥性的天然中藥餅,達到消散身體內寒氣凝致的病氣,提昇身體免疫力,減輕過敏體質季節變化易發作的疾病,進而減輕心肺疾病與提昇機體免疫力的功效。早在清代醫家張潞即記載:『冷哮灸肺俞、膏肓、天突,有應有不應。夏月三伏中,用白芥子塗法,往往獲效。方用白芥子淨末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細辛等中藥共為細末,薑汁塗敷肺俞、膏肓、天突穴位,塗後麻瞀疼痛切勿便去,候三柱香足,方可去之。十日後塗一次,如此三次,病根去矣。』也是利用「三伏天」時間作的預防保健方法,期能達到“夏養三伏、冬補三九”預防季節變化好發的過敏疾病症狀。

羊肉現代研究富含有蛋白質、維生素B1、B2、E、鐵、鈣、磷、少數硫胺素、核黃素、尼克酸等營養素,鈣的含量比豬肉豐富,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比豬肉、牛肉少,吃了可以增加營養成分、促進血液循環,有補氣養血的作用;另外,羊肉所含的維生素B1、B2、E、鐵質,可以預防貧血、改善手腳冰冷,羊骨中含有豐富的鈣質,中老年人食用可預防骨質疏鬆。故選擇在地、新鮮、有FGM國產羊肉標章的羊肉,經過適當料理,是一味可以經常食用的營養肉品。

哪些人適合吃羊肉?
1.身體虛弱:一般有氣血虛弱、營養不良,體質偏虛、四肢不溫的人或中老年人,長期勞動者都可適當的食用。
2.過敏體質:有過敏體質容易鼻塞、打噴嚏,流鼻清涕,手腳容易冰冷,可常食羊肉提昇衛外能力,改善過敏體質。
3.脾胃虛寒:胃口不佳,胃腸脹氣,因羊肉能溫中暖胃、溫補脾胃,可適當的料理食用改善虛寒腸胃。
4.婦人失血量多:懷孕期或產後失血、月經經期後,婦人失血虛弱期間,均可吃羊肉益氣補血、開胃健脾,增加身體血液流量。

哪些人不適合吃羊肉?
1.火氣大,燥熱、濕熱體質,容易發熱、口苦、牙痛、口舌生瘡、咽痛等發炎症狀時謹慎食用。
2.流行性感冒、急性胃腸炎等外感風寒及一切發炎性病症者慎食。
3.高血壓、腎臟病、水腫、洗腎病人、慢性肝炎等慢性疾病者,應諮詢專業醫師是否適合服用。
4.羊肉性甘溫,凡偏熱性體質或非虛寒性體質之人不宜多食用,此外小孩應控制在每天50至100克為宜。羊肉類燉久了,羊肉湯汁內的普林含量較高,故有痛風患者要酌量服用。

因此在「三伏天」期間吃「伏羊」羊肉時,若害怕上火可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一起食用,涼性蔬菜如白菜、菠菜、金針菇、芹菜、茭白筍、冬瓜、絲瓜、白蘿蔔等,吃羊肉時最好搭配傳統板豆腐,它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,其中的石膏還能起到清熱瀉火、除煩、止渴的作用,而羊肉湯加蘿蔔、生嫩薑絲,則能溫胃腸、消氣滯、化痰熱的作用,讓夏天吃「伏羊」羊肉較不容易上火,又能養身。傳統中醫學一向注重預防養生,又強調藥食同源,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材,不用吃藥一樣能身強健,故『暑天養生吃伏羊,冬虛夏治身體強』!

醫學碩士 邱瑞發醫師 撰文
嘉義立仁中醫診所 院長
嘉義市中醫師公會 理事
中華民國中醫師全聯會 副秘書長

原文刊登於羊協一家親NO.76
本文亦可至羊協官網下載閱讀